在第六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下称“上交会”)媒体对接会的企业专场中,作为最后一个出场的企业代表,思路迪精准医疗集团副总裁李福根语速有些快,表达中不自觉地夹杂着英文。
他3年前才从美国回国加入了创业团队。要在几分钟内让大众了解肿瘤精准医疗领域的创新技术,李福根试图用尽可能易懂的语言做出解释,也在展示屏上列出了他引以为傲的几项“之最”:建成全球最大的肝癌PDX(源于患者的肿瘤动物模型)和PDC(肿瘤原代细胞板块)临床前研究和药物开发平台;开发出了全球首个全新分子PD-L1单域抗体(肿瘤的免疫抑制疗法);是中国唯一一家与美国、日本同步开发新药的公司。
“目前在中国,唯一能做诊疗一体化的就只有我们一家,而在国际上也只有罗氏。”李福根对第一财经记者说,“我们现在很小,但十年二十年之后就不好说了。”
填补行业空白、打破国际垄断、与国际领先技术比肩——在4月19日开幕的上交会现场,快速收获这些“标签”的科创企业越来越多,越来越成熟的大环境也让它们前进的步伐不断提速。对于科创企业而言,选择落户上海的原因不只是为了“钱”,更因为这里是国际化人才的集聚地,也能实实在在享受到政府的服务。
科创靠人才驱动
李福根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并完成博士后科研工作,在哈佛大学丹娜法伯(Dana-Farber)癌症研究院担任高级生物信息学研究员。2015年,他通过上海市“千人计划”即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回到了国内。
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之所以选择上海作为创业目的地,既是因为遇到了合适的团队,更因为这里的人才环境和政策环境最适合创新。
“上海和别的地方不一样。上海是在政策和人才上提供支持,而不是给钱。我们是一个需要靠人才驱动的企业,因为研究的东西非常前沿。”李福根说,跟着领头羊努力赶超并不难,最难的是冲在前沿,前方一抹黑,那种难度才是真的创新。而“上海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人才和创新平台。别的地方招个人都难,更何况我们要的人还是国际化的人才,做药是很艰难的,要靠从国外引进成熟的人才,需要有人才梯队,打造一个创新的团队”。
据李福根介绍,思路迪现有员工已经达到了400人,硕博以上人员占比超过40%,研发管理团队成员均具有国际一流高校教育及科研背景,他手下就有好几位哈佛大学回来的人才,而上海是一个能够吸引国际化人才的地方。
正是因为这样一批研发团队,成立仅7年的思路迪开发出了3个面向全球市场的肿瘤免疫新药项目,其中1款即将展开III期关键临床实验。而一般来说,研制药的周期需要10~15年。
除了人才的优势,李福根对上海政府的服务也颇有好感。他说,上海各级的领导经常会来看望思路迪的团队,了解问题并为他们排忧解难。作为手持美国护照的美籍华人,政府对他的细微关心还体现在签证的便利上。“回国的签证本来是一年一签,真的是很烦恼,后来政府一下子给我提供了5年签证,便利了很多。”
作为努力吸引全球企业在上海发布最新创新成果的平台,在本届的上交会上,全球首家致力于研究主动交互及情感与情绪互动的人工智能公司Emotech也展出了全球首个具备“独立个性”的机器人Olly(奥利)。该公司是50年以来第一个斩获四项CES(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大奖的黑马,也成为上交会开幕当天的亮点。
有个性的机器人Olly
这是由中国创始人在英国伦敦创立的高科技团队,集合了全球30多名顶尖人工智能科学家和工程师等。Emotech联合创始人兼市场营销及投资关系管理人陈希告诉第一财经记者,Olly既有语音的识别,也有视频的识别,是一个多模态的综合机器人。最重要的是它能学习主人的习惯,根据不同人的习惯和性格特征来做出反应。
“比如今天你回到家,你的机器人就会根据你的性格以及你回家时的心情来主动问候。如果你有一些固定的生活习惯,它也都可以主动配合你实现。”陈希说,企业接下来有入驻中国的计划,而整个团队对上海的印象特别好,每一位核心成员都来过上海。
创业环境和政府服务
作为上海本土人工智能的企业代表,能说会道的小i机器人也像往年一样,在今年的上交会上成为关注亮点。小i机器人创始人、CEO朱频频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虽然市面上的机器人很多,但提供深度交互并有广泛应用的就只有小i机器人一家。信息技术研究与顾问公司Gartner的分析师就曾认为,小i机器人在智能机器人的领域可排进全球前三。
成立于2001年的小i机器人团队专注于以自然语言处理为核心的人机交互技术的研发,在智能客服领域占据90%左右的市场。目前全球用户超过8亿,实现了人工智能大规模的商用落地。
“2017年我们的营收同比增加了150%,并有了大规模的利润。2018年,我们的目标是营收和利润都能再翻一番。”朱频频告诉第一财经,从创业到如今的收获,公司的成长和上海的大环境密切相关。正因为上海的金融优势,小i机器人才会选择从金融入手,为银行提供智能客服,目前金融业也是公司最大的客户群之一。
另外,上海市政府还是小i机器人的第一批用户,前期的一个大项目就是“上海科技”官网上智能客服机器人“海德先生”的应用,这也是国内首次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电子政务领域的成功案例。
对小i机器人这样的本土企业来说,上海市政府除了在人才和税收政策上较快落实外,还协助企业共建了研发中心,并提供了相应的人才扶持基金。作为拥有双软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小i机器人还能享受软件增值税退税优惠和企业所得税优惠。
科技元素在上交会上处处可见
于2017年8月落户上海浦东临港新城的视缘(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三维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企业,今年带着中国第一款车辆外廓仪首次参加上交会。
该公司总经理骞志彦表示,与以往接触性、近距离测量的人工测算相比,公司研制的这款车辆外廓仪可以非接触、远距离测量,并且测量误差小于0.5%,远远低于国家标准,填补了国内车辆外轮廓检测的空白。
提到政府的服务,骞志彦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除了300万元的政府补贴外,感受最深的是政府会为企业提供大量的路演机会,帮助实现技术和资本的对接。“到目前为止,公司参加的所有路演活动都是上海各级政府组织的。领导每个月还会来企业视察,了解企业的需求。”骞志彦说,政府还给公司提供了免费的办公场所、住房和员工宿舍。
为了吸引人才,硕士学历的员工可以两人免费合住两室一厅,博士则可享受一人一室一厅的待遇。在落户方面,一般人才需要持居住证7年才可以“居转户”;由于总部设在临港,他们的员工只需要5年就可以。
为无人银行提供机器人解决方案的上海方立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带了三个无人银行同款机器人来到了上交会的现场。这个可以取代银行大堂经理角色的机器人可以提供信息咨询、引路和理财产品推荐等服务。该公司董事长杨攀攀表示,企业在上海各级政府的帮助下获得了大量路演和参加展会及商业交流活动的机会。在研发方面,当地政府还协助企业进行科研立项,并为企业提供人工智能创新专项基金,对相应的费用给予部分减免。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方立科技同样收获了不少来自政府的订单。
对于需要巨额固定资产投入的上海张江生物银行来说,补贴和路演似乎都显得不那么重要。由上海张江高科园区管委会批复成立,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上海芯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牵头运营的上海张江生物银行,首期投资的1亿元资金就来自于政府。
“跟来自普通资本的投入不同,政府的投入不要求回报。对于我们这种回报比较慢的科技企业,没有特别的经营性的指标,已经是个很大的支持了。”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市场部总监叶扬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上海张江生物银行是上海市政府构建的集约化第三方存储中心,是生物样本库的新模式,也是国内生物样本存储行业标准的制定者。该生物银行预计将拥有1000万份生物样本的储存能力;到2020年底前,将在全国建立10~15个生物样本资源分中心,促进生物样本交流与合作研究。
目前,这里已储存了50万份各种类型的样本,是相当“富裕”的银行。除了石蜡组织保存,张江生物银行里还有液氮、冰箱等储存手段,保存如胃癌、肝癌、肺癌、乳腺癌等重大疾病样本和血清、血浆等体液样本,为人类的健康医疗提供关键的研究资源。
之所以斥巨资打造生物银行,叶扬说,同样的治疗手段对于不同的病人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就需要通过大量的生物样本数据来做包括基因分型在内的研究,建立公共的生物银行能有效减少目前各家医院低层次重复建设造成的各种浪费,为广大生物样本库建设需求单位提供专业的存储场所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