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案
“谢谢!中国!这是一届真正无与伦比的冬奥会,奥林匹克精神之所以闪耀,因为中国人们搭建了一个出色而安全的奥运舞台。冬奥村和场馆设施完善、服务温馨完备,各项组织工作非凡卓越。欢迎中国成为冰雪运动之国。祝贺,中国!”——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
让巴赫在冬奥会闭幕式上说出如此动情的话,除了运动员在赛场上的表现,志愿者、医护人员在场下的无私奉献以及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外,其背后还有一支特殊的团队,那就是我们中国的机器人,大显身手,给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纵观本届冬奥会,除了首次水下采用机器人进行火炬传递,在严格的防疫准备下,冬奥会赛场内外采用的多类型机器人更成为本届赛事一大出圈亮点。从智慧餐厅里的烹饪机器人,能够制作咖啡鸡尾酒的机械臂,到媒体中心里的物流机器人,公共区域大众熟悉的消毒机器人、测温机器人等。它们节约了人力、提高了效率,同时还减少了人与人的接触,起到很好的防疫效果,塑造了一届当之无愧的“智慧奥运”。
2月2日,北京冬奥会第255棒火炬接力手正在准备与第256棒火炬接力手进行接力。不同寻常的是,这一棒接力将由两个机器人在水下完成,这是全球首次由机器人完成水下火炬接力。
智慧餐厅
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智慧餐厅成了国内外媒体记者的网红打卡地。
这家餐厅的最大特色是自动化、可视化、高效化智能餐饮设备。
客人在柜台下单后,旁边的档口内的机械装置就会自动加热面包,现煎肉饼并搭配生菜、酱汁,最后,叠放好的汉堡被机械装置用纸包好,出餐!
该机器一次备料可以连续制作300份,能轻松应对用餐高峰需求。
想吃米饭?没问题!这里的智能煲仔饭机由存储冷库、烹饪等模块共同组成,开盖、加油、添料等操作环节自动完成,确保每一位顾客都能享受到带有金黄色锅巴的正宗煲仔饭。
此外,餐厅内还配有可以自己大炒特炒爆炒的智能炒锅,制作干炒牛河、胡辣鸡块、蒜蓉西兰花、土豆丝、饺子馄饨都不在话下。
上菜环节,在餐厅中餐区抬头可见的透明玻璃轨道上,云轨小车自由穿梭。
食客只需要按照下单小票上显示的号码找到座位,做好的菜品便会通过空中轨道和下菜机智能传送到座位上,做到真真正正的从天而降!
而当你吃饱之后,还可以在这里来点冰激凌作为饭后甜点...
或是品尝一杯由机器人咖啡师为你现场制作的手磨咖啡...
甚至还有调酒机器人,让你在这饭后能喝上两杯...
“非常满意!此次北京冬奥会,防疫闭环管理非常成功,差不多是0.01%的阳性率,可以说是全地球当中最安全的地方,或者最起码也是最安全的地方之一。”——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
让巴赫多次盛赞的北京冬奥会,疫情防控工作的背后,同样少不了机器人的功劳。
冬奥会期间,几百个“智能防疫员”在各大场馆及冬奥村上岗。在“智能防疫员”的屏幕前,参会者无需摘掉口罩,只需轻刷一下相关身份证件,一秒内即可实现身份识别、智能测温、健康宝、核酸检测等共计8个查验环节。
之前有位加拿大记者因为没戴口罩,被智能防疫巡检机器人拦住,戴上口罩才肯放他走。
通过手机小程序的远程操控,一台消杀机器人开始了360°无死角喷杀消毒工作,运行中还可识别人体、遇到障碍自动绕行。
消毒清洁机器人在冬奥会场馆中负责场馆观众区、媒体工作区、工作人员区、运动员区、比赛大厅等各个大面积公共区域的清扫消毒工作。集空间消毒、洗地吸干、推尘、除菌、降灰于一体,将超声波消毒液雾化喷洒系统与湿拖地面清洁功能高效融合,同时还具有自动充电和维护、自动避障功能,其续航能力也非常强悍,可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在指定区域开展清扫工作,同时也可在大流量人群区域中长时间连续工作。

智慧物流
冬奥期间,也少不了运送各种物资,为了物品运送更加高效,同时也为了减少人员接触,冬奥会组委会针对不同的物品运送场景选取了几个不同类型的智能物流机器人。
国家体育馆的室外垃圾清扫和转运服务由无人车完成,负责广场、观众出入口、休息室外围、停车场等特定区域。具备垃圾清扫、洗地、垃圾运转以及自动倾倒等全流程一体化功能。
配送机器人为体育馆工作人员、运动员以及观众提供物品配送服务,包括文件、饮品、药品、衣物等。因搭载多模态传感器,烛光机器人在人来人往的体育馆中,也能对人、车辆、路边杂物等障碍物进行主动避让、绕开,最终安全并精确地完成既定任务。
智慧体育
2月18日下午,一位特殊的机器人“选手”在“冰立方”进行了冬奥会首秀:冰壶投掷表演。只见它一双中“腿”支撑身体,一双后“腿”蹬踏起踏器,用一双前“腿”为双“手”控制冰壶的方向和移动与旋转速度,奋力一投,击中目标!
这位冰壶机器人“选手”是在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支持下,由上海交通大学等组成的六足冰壶机器人研究团队研发的,是世界上首款模仿人蹬踏、支撑滑行、旋转冰壶行为方式的六足冰壶机器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