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清洁机器人赛道倍受资本追逐,高仙完成获B+轮融资

                  

8月31日,总部位于上海的高仙机器人宣布完成B+轮1.5亿元融资,博华资本、中信建投资本领投,蓝驰创投、远翼投资、KIP资本、鹏博恒泰跟投,后两者为本轮最新加入的投资方。

其中,博华资本、中信建投资本等均有国资或央企背景,而蓝驰创投、KIP等则是国内外顶级创投机构,远翼投资作为B轮领投方,是中国领先的CVC,具备深厚的金融与产业背景,本轮持续看好高仙继续加注跟投。

另据了解,高仙新一轮规模更大的融资也已经敲定,将于近期对外披露。

高仙成立于2013年,是国内一家专注于智能清洁机器人领域的创新企业,目前已拥有6条产品线,在全球3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落地项目超过1000个,七年间累计运行里程超过1亿公里。

今年以来,蔓延全球的新冠疫情,让所有人开始重新审视“服务智能化”的价值。而清洁机器人正是“服务智能化”的典型商业范例,也是为数不多的大规模落地产品之一。

在全球人口老龄化加速、人力资源日趋紧张的大背景下,众多企业开始试水各种形态的智能化服务。例如,滴滴、百度纷纷加快无人驾驶出租车的测试和落地,而美团、京东的无人配送车也出现在了道路上。

但有投资人表示,目前绝大多数此类服务仍处于技术验证和小规模测试阶段,产品的经济性未得到验证,距离普及为时尚早,商业化更是遥遥无期。

多家高仙的投资人一致认为,在智能清洁这一细分市场,高仙这样的头部企业已经率先将产品和商业闭环跑通,逐渐走到了科技圈的聚光灯下,得到各大资本的持续加码也是理所应当。

“服务智能化”之所以能够率先在城市清洁领域生根结果、发展壮大,首先得益于清洁环卫工作的特性,让它天然具备机器人大规模应用的可能。

与此同时,中国持续数十年的城镇化不断创造出新的清洁与环卫需求,而国内一线从业者的年龄结构严重老化,1000多万清洁与环卫工中55岁以上占比超过70%。随着时间推移和老龄化加剧,愿意投身这一领域的人力资源更加紧张。人力成本的水涨船高,同时伴随着用工安全风险的日益加大,使得供需缺口持续放大。

另一方面,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迭代,智能清洁机器人的核心算法越来越成熟、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核心零部件成本不断降低,从而使整体成本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时间点已经到来。

国内外的主流投资机构嗅到了风向,在这一细分赛道频频落子。

投出过58赶集、理想汽车、水滴互助等明星企业的蓝驰创投,在高仙只有清洁机器人产品原型机时就果断入局,先后参与了其A轮、B轮和B+轮融资,一路保驾护航。

蓝驰创投也见证了高仙在短时间内完成豹变,从一支初出茅庐的“学生军”升级到专业团队,其速度和执行力令投资人刮目相看。而优秀外部人才的引入,并未使团队的创业氛围受到影响,公司文化仍是拼搏、务实、有狼性。

团队雄厚,技术殷实

在国内智能清洁领域,高仙是起步最早、积淀最深的团队。

2013年,程昊天在英国剑桥大学完成本硕连读、被授予电子工程硕士学位后,回国创办了高仙,入局彼时极少有人涉足的智能清洁机器人市场。

在他看来,这种产品的技术维度足够高,有机会建立技术壁垒;同时与无人驾驶汽车等相比,它能够在短期内落地,尽早跑通整个商业闭环。

高仙很快搭建了一支堪称豪华的创业团队,并借鉴华为的做法,构建了一套贯穿市场、研发、制造、销售、服务、质量等全流程的IPD(集成产品开发)体系,以打破前瞻性科技产品在开发过程中必然面临的资源调配矛盾,加速对市场需求的响应。此外,高仙通过建立服务机器人业内为数不多的自有工厂,大幅缩短开发与生产之间的沟通周期,加速迭代、摊薄成本,实现“全链条闭环”。正因如此,高仙有能力以半年为周期迭代出全新的机器人,足以比肩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开发速度。

本轮B+领投方之一中信建投资本是国内知名的券商直投机构。在投资高仙之前,中信建投资本项目团队对机器人行业进行了长期跟踪调研。在谈及为什么投资高仙时,中信建投资本项目投资负责人刘昊为表示:“第一,我们看好清洁机器人细分赛道的发展前景,使用技术实现低端劳动力替代符合产业升级需求;第二,我们认可高仙领先的技术优势与管理水平;第三,高仙率先打通了海内外销售渠道,具有量产供应链优势,未来经营业绩将持续高速增长。”

他们发现,目前清洁机器人领域的创业团队普遍为几十人的规模。相比之下,高仙搭建了400多人的团队,实现了从技术研发、产品设计、供应链管理、量产交付到售后服务的全流程管理。服务机器人的商业闭环不仅仅是卖硬件,而是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综合解决方案,需要全流程管理才能满足客户需求,实现高质量的服务交付。

此外,也有无人驾驶公司从高速无人驾驶赛道,切换到清洁机器人所在的低速无人驾驶赛道。这类公司目前由于需要兼顾高速与低速两种场景的技术落地,对低速场景的专注度不够。在市场落地及产业化层面,资源投入不足,导致技术方向及产品功能并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中信建投资本项目团队在调研中还发现,由于需要实现跨场景作业和场景全覆盖,商用清洁机器人对SLAM(同步定位与建图)定位精度和场景感知能力的要求高于其他品类的服务机器人。同时,为实现高质量的清洁效果和无人值守作业,机械结构和智能化方面的设计也更为复杂。高仙作为最早在行业内提供室外开放场景SLAM解决方案的技术公司,已经服务了国内众多头部智能机器人厂商,市场占率超过70%。在此过程中高仙沉淀了的大量场景落地数据,不断优化迭代系统,保持了算法在行业内的绝对领先地位。

在感知方面,高仙CTO秦宝星曾是新加坡知名自动驾驶汽车公司nuTonomy的创始团队成员、主任科学家,一手创立了nuTonomy的整个感知和传感器融合技术团队。秦宝星及其团队的加盟,大大增强了高仙在服务机器人领域感知研发的技术优势。公司目前已在各种清洁场景积累了大量感知数据,并通过与清华大学机器视觉实验室的合作,在场景语义SLAM、垃圾/脏污检测、障碍物识别等方面开展了前瞻性研究。相比竞争对手,高仙在感知方面形成的数据积累优势会随着产品落地速度的加快而进一步放大。

根据中信建投资本项目团队的观察,传统清洁设备厂商(如坦能、凯驰等)通常要有10款以上的主力机型以应对不同场景下的清洁需求。高仙目前已经拥有6大产品线,产品功能覆盖尘推、吸尘、清扫、洗地、抛光等主流商业清洁应用,可以为每个落地场景灵活搭配各种设备组合。例如,仅在商业综合体内,就包含了停车场、室内地面、室外广场、酒店、写字楼等多种场景,每种场景的地面又分为地毯、瓷砖、大理石等9种类别,甚至连短毛和长毛地毯都需要配置不同的清洁参数。相比之下,竞争对手往往产品品类较少,功能相对单一,产品成熟度也有较大差距。而考虑到后续的运维管理,大多数写字楼、商超、园区等B端用户往往希望采用同一家清洁机器人产品,这更凸显了高仙产品矩阵的优势。

目前,高仙旗下产品的清洁效果已经优于人工;而清洁效率则根据不同的清洁模式和地面有所不同,最高可达到人工的4倍。产品切实在经济上为下游客户实现了成本节约,是服务机器人产品大规模商业推广的前提。早期一些客户在采购清洁机器人时,以商业宣传或提升企业形象为目的,采购量不大,更多为“做秀”。中信建投资本项目团队在调研时发现,高仙的客户多数存在持续性复购,其中不乏专业的清洁服务公司。“扫的比人好,成本比人低”是客户继续采购的主要动机。

过去几年间,高仙的营收保持高速增长,年增幅一度高达400%,服务超过一半的TOP 50商业地产开发商,以及大量的工业、医疗、教育等非商业类场景。此外,高仙产品在海外同样受到青睐。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更高,劳动力替代需求更加强烈。公司40%的产品销售来自海外市场,客户口碑优于国外竞品。受到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国内诸多行业的业绩受到较大冲击,而高仙仍然维持了高速增长趋势,这也印证了中信建投资本项目团队投资前的判断。

今年初,高仙机器人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为国家打造了大场景自主清洁应用示范,外界对高仙的认可度进一步提高。